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
九九重阳
因为与“久久”同音
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它也成了颇富人情味的节日——老年节。
据相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人12.95万人
80岁以上老人人
90岁以上老人人
百岁以上老人23人
最高寿达岁
长寿到底有啥秘诀?
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潘大*
从中医角度为我们讲述了长寿秘诀和养生之道。
01乐观豁达能养生有人说笑能治百病,从中医角度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所以,想要健康长寿,必须有良好的心态。临床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许多疾病与人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关。
人的一生,悲喜相随,要看得开,放得下,乐观面对人生。老人刘玉花,当了几十年的保姆,从来没有和哪家人闹过别扭,更没有和邻居、儿媳有过什么矛盾,即使亲人离世也能很快平复情绪。这种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生活的保障。
02助人为乐促健康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应占25%,其他应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应占到50%。
从中医角度来讲,五脏是人体的中心,五脏与身体各部位之间以及五脏之间的联系,都是由经脉运行气血而协调的。如果气血运行发生障碍,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产生。而良好的心情和心理状态对气血的健康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人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人际关系不好,心里充满愤怒、怨恨、敌对和不满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得过多,不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付出友善就会收获友善,这对实现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高级目标和保持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03勤于劳作正气足百岁老人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热爱劳动。我们从报纸、电视上还可以看到,许多有名的科学家、作家都比较长寿。
为什么这些老人过了岁还能洗衣服、剥玉米?这应该和他们一辈子专注于干活本身有关。
《*帝内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意思是说:意志调和,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魄正常活动而不散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绪刺激,五脏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气的侵袭。长期让自己保持专注而平静的状态,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为什么有些人退休以后,突然失去了生活目标,身体和精神的健康状况会急剧下降?
据研究,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证大脑不会过早衰老。而勤于劳作则可以强壮筋骨,保持生命的活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合理的体力劳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兴奋大脑皮层对肌体各部分的调节能力,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精神、运动、肌肉等各个系统都有好处。
所以,老年人应该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让生活充实而有乐趣。
04不吃过饱身体健中国人有“食不过饱,逸不过安”的养生原则。这不但是在教人惜福养生,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按《*帝内经》的观点,如果想健康长寿,必须要“食饮有节”。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说的都是长期过度饱食的危害。
这些长寿老人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动荡和人生磨难,都有过食不果腹的经历,晚年大都饮食节制,以粗茶淡饭为主,从而避免了食物在肠胃内充满、郁积而造成的胃肠筋脉松懈不收、燥热内生等问题所带来的各种疾病。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营养失衡、营养过剩等问题又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病痛。建议人们要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坚持运动,让肠胃处于轻松健康的状态。
此外,这些百岁老人早睡早起、生活简单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都值得我们学习。
九九重阳敬老节行孝要趁早
不要等到来不及
才想起还没有好好陪伴家中的老人。
重阳节
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出品
“在济源”移动终端编发部
来源
济源日报
统筹
刘明
编辑
商恒露
校对
陈亚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