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应知应会济源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
TUhjnbcbe - 2021/4/21 21:44:00
北京比较好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8844.html
创建示范区相关知识

1.济源市年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

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周期是2年。

3.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申报主体是地级市人民*府。

4.按照创建示范区中部标准,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人均达到0.8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8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0.05册以上;人均到馆0.4次以上。

5.按照我市创建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平方米。

6.市级图书馆要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可用数字资源不低于25TB。市级文化馆建设2个、博物馆建设1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

7.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8.全市每个行*村每月播放1场以上电影、每年组织4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

9.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求人均参加文化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

10.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部)标准,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应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

11.市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12.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应至少配备1台流动车服务。中部地区图书馆每年基层服务次数40次,文化馆流动演出10场、流动展览8场。

13.市级公益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70%。

14.按照创建国家示范区要求,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3名以上,达标率%。行*村和社区至少有1名财*补贴的文化管理员,配备率70%,至少有3支以上业余文艺团队。

15.%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80%的行*村和城市社区居民可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学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公共文化相关知识

1.公共文化服务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为*府主体建立的,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设施、机构、运行管理系统以及制度的总称。

3.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

4.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群众身边,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文化民生。

5.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各类服务水平,首先要转变“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将运营管理纳入工作重点。

6.*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府、市场、社会,三者缺一不可。

7.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当地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8.为保障建设资金需求,各级*府要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纳入*府重要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议事日程,纳入对地方*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知应会济源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