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济源人挤破头都想进的沁园中学,到底牛在哪
TUhjnbcbe - 2021/4/6 18:09:00

“一所学校,一个家园;一路成长,一生幸福。”真正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人生的幸福、发展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教育

跟随记者脚步

走进沁园中学

你可以听到

你可以看到

……

幸福

土壤

离开母校沁园中学,闭上眼,还能听到芭蕉上沙沙的雨声,闻到弥漫在校园上空的女贞花芳香。

现就读北京大学的届校友卫同基说。

是什么让沁园中学的毕业学子有着如此强烈的留恋情结?

因为

这里有一流的教育资源,最适宜学生成长的家园。

沁园中学地处市*治、文化、教育中心,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余人,教职工余人,是全市规模目前最大且条件最优越的初级中学,有着最适宜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资源。

1

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建有融计算机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各类实验室、信息化中心等为一体的电化教学大楼。有标准化图书阅览室,存书近册,教学楼连廊处有30多处开放性书吧。计算机宽频网进入教室,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且建有全市最先进的智能录播室和全市面积最大的展课室。

2

活动设施先进。学校有国际标准全塑米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音乐室、美术室、多功能演播报告厅,建有全市一流的少年宫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为学生成人成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后勤保障有力。学校建有能同时容纳余名师生就餐的三层食堂餐厅,两栋宽敞舒适标准化学生公寓楼。还在每个教室、学生公寓楼,安装了直饮水设备,真正方便学生。

4

智慧校园给力。学校沁园中学云平台,安装了网上阅卷、图书借阅电子化管理系统,开设了“电子书包班”,学生在轻松学习中收获知识。

幸福源泉

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却拥有满心的幸福与快乐,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是我的幸福,一张张渴求知识的笑脸是我的幸福……“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我们在努力。

这是河南省名师、沁园中学优秀教师赵凤鸣老师发自肺腑的一段感言。

在沁园中学,你还会看到很多“赵老师”。

因为

这里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发掘着每个孩子的优点,让学生个性飞扬。

在校长卫强的意识里,教师把一个原本学习基础就很好的学生教好,不是本事。能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好了,才是真本事。这也是沁园中学矢志不渝的教育追求,“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团队

学校启动了以师德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为每一位教师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目标。举办了“同课异构共成长”主题活动,建立了“教师共成长导师”制。举办了包括“道德修身、素养提升、生活养生、健康教育”等为内容的“说学论道大讲堂”。开展了“最具成长力”教师论坛。举行了十佳最美教师评选、精品课选拔和“千名家长进课堂,百名教师大展示”家校联盟等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成果

近两年,赵志伟、赵凤鸣两位教师双双荣获河南省名师和骨干教师称号,赵凤鸣、杨铭、杨蕊等荣获了全国各类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燕会婷、杜长春等在省、市级优质课大赛中屡屡获奖。现如今学校已拥有全国教科研名校长1名,国家级优秀班主任2名,河南省名师2名,河南省骨干教师6名,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0名,省市级优秀教师、班主任57名。

幸福滋养

沁园中学不愧是全市名副其实的好学校,在该校拾金不昧的学生身上我感受到了学校德育之花所散发的浓浓馨香……

市安泰工程科技公司李福全逢人就说沁园中学好。

因为

这里有着一流的育人模式,精神与灵*的塑造就是一部交响乐。

李福全4医院看病时,将一个装有近千元现金和各种证件的钱包不慎丢失,被沁园中学七(19)李鹏飞、七(7)杜锦涛、八(20)杜文博三名学生捡到,医院的工作人员转交到了他的手中。这正是市沁园中学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

环境

近两年来,市沁园中学把“有健康身心、文明习惯、睿智才能、创新能力”四有新人培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精心打造“沁德课程”,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着力点,编印了《诵读千古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文明素养教育校本课程,开设了“曹老师讲礼仪”文明素养讲座、“许老师说国学”《弟子规》讲堂,开展了“好习惯成就大人生”和“沁中好学生、十佳美德少年”认星争优主题活动等,德育工作“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竞比,天天有快乐”。

荣誉

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为沁园中学赢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在济源乃至全国唱响了“立德树人”的好声音,最终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收入囊中,成为济源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实现了学生“身心俱健、幸福成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幸福硕果

如今的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平淡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上数学课时,老师让我们讲课。我走上讲台,以自己的思路讲课,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掌声,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说起课堂教学,毕业于天坛路小学,现在沁园中学七(2)班就读的吴晨兴奋不已。

因为

沁园中学一流的课堂,让他们在三年中就奠定了未来三十年的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是沁园中学永远追求的主旋律。学校以抢占课堂改革、教育和谐、质量一流“三个制高点”为发展动力,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构建“先学后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学校应运而生了“沁德润智,营造适合师生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并依托学校“沁园”文化,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为沁园课程,按照沁德、沁智、沁心、沁能等四个模块进行分布实施、有序推进,形成了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课程改革新景象。

在前段时间,学校举行了“健康成长、心理护航”心育课程建设全市观摩活动,内容丰富、形势多样的亲子共享家庭教育讲座、心理剧展演、心理拓展等活动,受到了兄弟学校及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

效果

毕业于*河路小学,现在八(23)就读的任梓嘉也非常喜欢“先学后导,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在她看来,和小学时的课堂比较,这个模式最大的变化就是让更多同学融入了课堂,通过自学提高了大家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组合作讨论又增强了团队意识。

作为女孩子的刘雨欢自从参加了机器人社团,就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奋不已地说:“学校的社团课程有机器人、心育、足球等30门课程任由学生选择,每周二、四下午第四节和大课间是我们社团课程固定时间。菜单式社团课程,满足了我们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

“新颖、实用的心育课程让孩子们敞开了心扉,渲泄了不良情绪,美化了心灵,为孩子们筑牢了幸福成长的根基。沁园中学真的就是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一位家长在家校“心灵之约”QQ群里有感而发地写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源人挤破头都想进的沁园中学,到底牛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