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营商环境看河南丨济源两级法院惠企利企勇担
TUhjnbcbe - 2021/1/30 3:16:00
白癜风公益献礼         http://pf.39.net/xwdt/171020/5777822.html
年,是纷繁复杂、直面挑战的一年,也是奋发进取、充满斗志的一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济源两级法院持续强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大力弘扬“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愚公移山精神,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司法办案全过程,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有了新提升。


  一年来,济源两级法院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四个一体”工作法提升审判质效,以有力的法治保障护航济源示范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更加积极地将现代科技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把案件审理主战场从线下搬到线上,确保疫情之下“公平正义不打烊”;进一步打造纠纷解决更多元、矛盾化解更高效、服务群众更便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更深层次参与到市域治理,让矛盾在“站”前止步;以典型案例为市场主体经营发展提供可预期的规则指引,走访调研、进企普法成效遍地开花,司法服务保障职能实现了再延伸再优化。


  “一体化”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济源中级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仅管辖一个基层法院的优势,一体统一裁判标准,一体做实服判息诉,一体推进破产审判,一体化解涉诉信访积案,推动涉企审判执行质效逐年提升。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件件高质量案件,是济源两级法院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的生动实践:林慧慧法官2周调撤8起案件,1个月调撤14起案件,顺利化解牵涉两家企业、标的额高达4亿余元的保证合同纠纷。董慧法官与邓燕法官合并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次庭审化解两级法院5案矛盾。张莎莎法官联合两级法院审判资源,成功将3年诉讼3起案件一次性化解。王素娟法官发挥经验优势巧化干戈,与村委会联调化解一起村面粉厂保管合同纠纷案件,潜在的60余起纠纷隐患化为无形。徐晶晶法官充分发挥司法智慧居中调和,一起涉疫情与涉环保措施停工双重因素导致的商品房逾期交房纠纷与后续诉讼得到妥善处理,被省高院公布为“涉疫情房地产纠纷十大典型案例”。石林法官借关联案件12天调结万元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连续5个月调撤率在40%以上,最高达到54%,位居全院第一,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济源两级法院民事调解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居全省前列,审判质效实现新提升,法官综合能力实现新增强,矛盾化解技巧实现了新的突破。


  企业得便利,经济添活力。济源中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以权利保护为原则,以利益衡平为切入点,以司法为民为最高宗旨,以维护权益为最大正义,依法全面平等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去年以来,济源中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8件,37件均以调解或和解撤诉的方式结案,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


  济源两级法院坚持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放在首位。吕某某生产销售有*有害食品一案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为食药监管执法司法典型案例,李含富等4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被省扫黑办评为“十大精品案件”,张五雷等十人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案被省高院公布为“服务保障六稳六保,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典型案例,从20楼扔下电动车被判三年有期徒刑一案被央视《今日说法》报道、多个国家级媒体转载,累计阅读量超百万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要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更要让打赢官司的人及时实现权益,这对于增强群众财产安全感、充分发挥企业家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济源两级法院聚焦涉企纠纷执行的堵点、痛点、难点,不断提升执行工作的速度、力度、温度,共执结首执案件件,执结率79.81%,居全省第三位;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99.96%,居全省首位;执行信访办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55.65%,居全省首位。增设速执团队,平均执行期限22.84天,法定期限内结案率%。加强外部联动,与31个部门联合建立惩戒机制,综合运用悬赏保险、网上追逃、公安布控等措施破解“找人难问题”,营造一处失信、步步难行的高压态势,余名被执行人迫于惩戒压力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余万元。


  “e司法”


  ——路越跑越少,事越办越好


  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就能立案,和法官视频“面对面”交流,案件进度随时在线查看……年,这些对于当事人来说都不再是新鲜事。


  近年来,济源两级法院持续更新理念,拓展思维,大力加强“智慧法院”建设,以“用得上、做得实、干得好”为落脚点,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一键式”诉讼服务。


  走进济源两级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自助服务一体终端机、诉讼风险提示机、电子档案查询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小法”智能诉讼服务机器人有问必答,科技感、现代感扑面而来,智能化、人性化得到充分凸显。


  智慧其表,温度其里。面对疫情“大考”,济源两级法院找准定位,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激活智慧引擎助跑“e司法”,开辟执法办案“线上战场”。率先在全省开展网上庭审活动,中院院长带头开展网络庭审,及时发布移动微法院、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等办理指南,广泛应用线上调解、电话调解、
  年,济源两级法院网上开庭件,远程提讯86次,受到省高院领导肯定。执行工作更是发挥信息化优势,当天立案、当天查控占比94.5%,位居全省第一,首次网络查控平均天数0.39天,为全省最短时间,3天内查控占比为99.05%,居全省首位。利用钉钉软件召开网络债权人会议19场,线上参会人数突破人,网络拍卖12起,成交1.8亿元,减少拍卖佣金余万元,有效降低债权人的时间与成本,充分保障债权人的实体权益,真正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司法需求有保障。


  服务更便捷,群众更满意。年,济源两级法院网上立案件,网上缴费笔,实现电子送达次。济源中院诉讼服务质效指标始终居于全省前五名,基层法院排在全省前20名,真正以高“智”量实现高水平数字正义。


  “一站式”


  ——情在为民,实在息讼


  济源两级法院持续优化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强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改造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内设置了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和便民服务区,手机充电、存放物品、应急设备和无障碍通道一应俱全,功能更加完善,体验更加便利,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化解矛盾也需要对症下药。济源两级法院树立简案快办的鲜明导向,通过“智能+人工”三次科学分案模式精准分流案件,以“门诊式庭审”实现诉前调解、速裁快办、繁案精审三合一新模式。年,济源两级法院共受理速裁案件件,结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0.32天,简易程序适用率85.74%。年5月,济源中院成立民事速裁团队,2个月新收案件48件,结案47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7.6天,最快的当天审结。


  人民法院是定纷止争的重要力量,但绝不是唯一力量。济源两级法院在修好审判执行内功的同时,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化方为圆,止纷于诉前。在全省率先将“万人成讼率”“无讼乡村建设”等纳入济源示范区平安建设考核,建立三调联动办公室,对接16个镇办调解委员会,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充分发挥好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设立“人民法院调解委员会驻中级法院调解室”,诉前调解案件件,调解成功件,起到了良好的分流效果。


  “一对一”


  ——进企送服务,搭起连心桥


  “感谢商敏法官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今后再碰到类似问题,大家心里就有底儿了!”年10月份,具有丰富审判实务经验、同时是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济源中院民二庭庭长商敏应邀为企业余名员工授课,专题讲解《民法典》合同编。


  “股份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持有企业股份,符合法律规定吗?”“没有和新聘用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什么不利后果吗?”……以往,这些法律问题企业或许只能在对簿公堂时知道答案,而现在,各企业通过
  年以来,济源两级法院广泛开展“为企业服务年”专项活动,严格落实“服务企业七不准”规定,深入示范区家企业实地走访调研。进企业、做宣传、问需求、解难题,线上线下协同并举,量身打造“资深法官进企定向普法、精准服务”模式,精准高效向企业投递“普法包裹”,为企业健康发展减负加码。


  济源两级法院法官“身兼数职”练就“多面手”,办案、普法两不误。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涉企典型案例12个,4件案例被省法院公布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三次举办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邀请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48人次参加座谈,为法院工作“把诊号脉”;制定便企利企工作举措11项,院领导带头进企开展《民法典》系列讲座,30余名资深法官深入厂矿企业普法,线下受众超过人,针对性进行现场释法答疑,定期性做好回访工作,为企业发放《中小微企业常见法律风险提示》余册;近家企业加入“济源法院联企

1
查看完整版本: 营商环境看河南丨济源两级法院惠企利企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