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我的黄河我的城济源篇火花科学馆
TUhjnbcbe - 2025/4/13 1:24:00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河南沿黄城市台推出“我的黄河我的城”特别策划,向您展现我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恢弘画卷。印象中的黄河是万马奔腾的滚滚黄水让人不由得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你知道母亲河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吗?在河南济源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黄河曼妙婀娜温柔慈祥荡去泥沙的母亲河就像那彪悍的母亲露出了最温情的一面济源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摇篮地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人文景观、饮食、文化等都与黄河息息相关黄河景观举世闻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万里黄河第一峡——黄河三峡黄河日出日落万只候鸟归巢越冬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济源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有栗树沟遗址、长泉遗址、白沟遗址等古人类遗址。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年),在济源境内黄河流域设河清县,现有古河清县渡口、黄河漕运古栈道等历史文化遗存。济源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沿黄地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组建杜八联抗日武装,被誉为“河防堡垒”,留庄民兵营被命名为“英雄民兵营”,陈谢兵团、皮徐支队、王震南下支队等在济源境内强渡黄河。济源一直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对栗树沟遗址、古河清县渡口等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深入挖掘整理黄河流域河之洲文化、七仙女文化等民间传说文化,黄河船工号子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杜八联革命纪念馆、晋豫边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温红色历史,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黄河饮食提及鱼肉,总少不了鲤鱼,在济源饮食文化中,有“无鲤不成席”之说,它传达着人们对“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的美好向往。古代的济水清澈幽静,河道宽阔,行水缓慢。济水流到荥阳与黄河交汇时,黄河里的浑水鲤鱼,随济水逆流而上,优良的水质给黄河鲤鱼提供了繁衍生长的优良场所。鲜椒鱼头、鱼肉锅贴豆腐、糟鱼、浓汤烩鱼腐、红烧黄河鲤鱼、刺身黄河鱼脍……各种鱼肉美食,让你大饱口福。济源高度重视挖掘黄河鲤鱼文化,返璞归真,把鲜活黄河鲤鱼宰杀后去骨,片成极薄的鱼片,配以辛辣辅料和味汁搅拌均匀,直接食用,将鲜活鲤鱼的原始味道打造到极致,营造出一种天然之美,形成独树一帜的“济水鱼脍”。目前“济水鱼脍”为济源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充名录。黄河生态年,济源启动了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沿黄生态涵养带建设项目,投资万元,对沿黄约43公里范围进行绿化。济源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另一重点项目——济源黄河湿地保护项目也即将开工。该项目计划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0公顷,科学修复退化湿地,为整个沿黄生态廊道增添可贵的生态之美。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是大势所趋。目前,已开工13个项目。各项目承担部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从根本上为黄河筑牢生态屏障。如今,济源正在编制战略规划,完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岸线保护等相关的控制性规定等,在全域范围内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交响曲济源乐章。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黄河我的城济源篇火花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