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难忘逢石河悠悠故乡情
TUhjnbcbe - 2025/2/17 19:35:00
公益中科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小脚板量山路

对逢石河的初次接触,是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春节里跟随小爷(爷爷的弟弟)走亲戚到逢石河的柏树坡村,那儿是我爷爷和小爷的舅家(即我老奶奶的娘家)。在我儿时的印象里,这条路崎岖蜿蜒十分遥远,走一天亲戚来回跑的小腿肚都有点疼,但比起亲戚们热情的招待,还有那非常好吃的土特产柿饼和花生,这点疼痛还是值得的!

清澈的河水岸边的农家饱满的花生(特产)

旱鸭子戏水

我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在逢石管理区工作,我便在暑假里到哪儿玩。

难忘的是晚上放映露头电影《神秘的大佛》,三里五村的老百姓们都来观看,黑压压的人群很是热闹。电影中老和尚的眼睛被坏人挖掉后血淋淋的镜头,让我一直恐惧了好长时间。

还有午后我和刚结识的小朋友们偷偷的跑到逢石河里玩。我一个旱鸭子看到他们在水里快乐的嬉戏和精彩的翻跟斗好生羡慕!便忍不住模仿起来,头往水里一钻,腰部一用力,一个跟头翻过去,哎呀不好!伴着呼吸河水钻进鼻孔与嘴里,又酸又呛,那股难受劲啊,实在是无法用语言能表达出来!挣扎良久的我才在脖子深的水中站稳脚跟。长大点后才明白,小朋友们翻跟头时都会屏住呼吸,而初次涉水的我竟然连捏住鼻子防止呛水都不知道。

逢石管理区旧址(原丁家祠堂)逢北大街河里摸螃蟹水里嬉戏丘陵地区难得的河水

初进职场

高中毕业后,年夏经下冶乡教办组织的民办教师招聘考试后,我被分配到逢石河黄庄村小学任教,妈妈看我要参加工作了,高兴的加班给我缝了一床新被子。

89年济源十一中毕业留念

黄庄小学只有两座土房子,以前因教师少,隔一年未招新生,所以学校里只有四个年级(没有四年级)和一个学前班。我教一二年级复式班在两层土房子的一楼,田老师教学前班和三年级在二楼,孔老师教五年级在另一座一层的土房子里。

黄庄小学大门口

学校里没有厨房,我和孔老师离校几十里远。村里便安排我俩在秋假前这一小段时间里,每天到有学生的居民家中吃百家饭。我们带着刚踏入社会的羞涩,努力尝试着尽快融入到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现在回想起来,对热情的黄庄村民们,仍充满了深深的感恩和感激之情!

每到周末便骑着自行车,沿着延绵起伏的几十里山路往家里赶。回去的时候往岭上去上坡多,推车行走的时间比较长。幸运的话途中会碰上辆拉沙的拖拉机或三轮车,这时便会一手抓住机动车车尾,一手扶着自行车车把,骑在自行车上被牵引着上坡(现在回想起来还感觉那时的我是多么的胆大和危险)。来学校的时候走的是下坡路,骑着自行车又快又省力又潇洒。

91年和吴老师在校园里留念

每天在校写教案、上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练习书法、做饭(秋假后学校建了个小厨房,下课后我们便自己做饭)、锻炼身体。后来每到周末我们还需要到乡里教师进修培训班参加学习。

逢石学区中心小学(原汤帝庙)

很快两年时间过去了,经过我们年少气盛的努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受到了逢石学区的表彰和黄庄村民们的赞许。

92年黄庄小学师生合影

小学到初中

第三年我被调到逢南小学,任教四年级全部课程。业余时间自学参加成人高招,被河南师范大学录取,利用寒暑假期间去那儿参加进修学习。

逢南、逢北村的辘轳井93年在逢南小学与张老师、田老师合影93年逢南小学五年级毕业师生合影93年逢南小学师生合影 93年春周末王屋山风景区旅游留念93年成人高考被河师大录取学习留念

第四年至第五年我被调到逢石初中(逢北村)教初一、初二外语。那年英语刚进行新教材改编,课程侧重于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经过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外语,在全乡十几个班级考试中分别取得了第三、第五名的成绩。

逢石初中:一楼为校长办,二楼为总务室逢石初中老师办公室(原王家祠堂)93年校园生活留念94年与丁老师、常老师、李老师合影95年逢石初中毕业班合影

眷恋

后因工作变动,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逢石河。如今逢石河里大多数的村庄因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设,被分别整村搬迁到济源市里的各个乡镇。随着小浪底水库关闸蓄水后黄河水位的上涨,许多村庄已经见不到了。

如今逢石河西侧的岭上已经被开发成黄河三峡风景旅游区。这里有游轮、索道、玻璃栈道、秀丽的山川和浓厚的人文典故:汤帝庙、石牛沟、孟良寨、焦赞坪、姑嫂山等!

在我与逢石河结缘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已深深的爱上了这里———逢石河。逢石河这块大山里少有的平坦的土地,清澈的河水,淳朴的民风,勤劳的人民,好学的少年,紧张的教学,热心的同事,成长的自己——————都给我留给了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忘逢石河悠悠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