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谷太磊
12月22日,济源召开示范区第三场“争创全省最优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济源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万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济源住建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加压增责,主动作为,奋勇争先,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翻身仗”,争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一是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对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先进地市,对标最高标准,积极探索“极简审批”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补齐“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区域评估”短板弱项。持续深化审批流程改革,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项目控制在43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一般住宅项目控制在33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类控制在5.5个工作日内。全面优化用水、用气报装流程,实行“零上门”“零审批”。优化办理建筑许可,完善工程项目审批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具体时限,确保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获得用气指标全部进入第一方阵。
二是坚持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实施告知承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企业“零跑腿”。创新实行“拿地即开工”模式,根据施工情况,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主体施工”两个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投资万以下或建筑面积平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再办理施工许可证,推进项目快速落地开工。积极推行联合验收,按照“统一申报、信息共享、限时办理、集中反馈”的模式,实现建设工程审批能减尽减、能合则合,最大限度地简化审批环节。推行部门并联,优化事前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目前联合验收通过工改系统已完成7个项目,20个事项。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变“主动解决问题”为“就地解决问题”,推进民生实事高效解决。提升服务意识,瞄准企业和群众的“痛点”“难点”,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职责内的马上办、职责外的协调办、法规不明创新办、群众需要帮代办。结合当前“万人助万企”活动,创新开展“住建系统首席服务员精准服务企业活动”,收集全市30家重点企业、30家成长型企业,要求住建系统所有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包1-2个企业,以走访调研、项目推进、助企减负、宣传对接等方式,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共收集第一期14家企业21个问题,正在积极协调解决。
济源住建局以更强担当、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城市建设新活力,构建城市发展新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提供有力支撑、创造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