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日前,年全国“百强县”名单出炉!
新郑市、巩义市、荥阳市、禹州市、永城市、长葛市、长垣市等河南7地荣登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
此外,郑州市中原区、二七区、新郑市龙湖镇也强势在榜!一起来看详情信息吧~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榜单河南7地稳定上榜百强
11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揭晓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等榜单。
中小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10万~万的城市。对应到行政区划上,中小城市有地级建制市主城区、相对独立的市辖区、地级行政区(地区、自治州、盟)政府驻地城镇、县级建制市城区、县级行政区政府驻地城镇以及少数超级镇镇区等6种类型。截至年底,我国共有中小城市个。
在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河南7地上榜。其中新郑市第37位、巩义市第52位、荥阳市第56位、禹州市第72位、永城市第76位、长葛市第82位、长垣市第89位。
来看前3年的百强县榜单:年河南7地上榜:新郑市(38)、巩义市(52)、荥阳市(56)、禹州市(72)、永城市(76)、长葛市(88)、长垣市(93);
年河南7地上榜:新郑市(52)、济源市(65)、永城市(68)、新密市(73)、巩义市(74)、中牟县(80)、长葛市(99);
年河南6地上榜:新郑市(39)、禹州市(49)、巩义市(53)、荥阳市(56)、永城市(76)、长葛市(第94)。
总体来看,近三年河南百强县稳定在7席,且排名稳中有升。其中,新郑市稳定在前50名,巩义有望冲刺前50名,荥阳、禹州、永城、长葛、长垣稳定前名,而新密、济源、中牟已经连续两年无缘综合实力百强县。
郑州二七区、中原区实力上榜
年百强区常住人口达到.59万人,人均GDP达到12.0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以占全国7.7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1.52%的GDP和4.44%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在百强区的排名上,根据榜单,郑州市二七区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区第81位,成为全省唯一连续六年入选的市辖区,位次较去年前移了5名。
此外,郑州二七区还上榜了年度全国投资潜力(60名)、绿色发展(71名)、创新科技(86名)百强区榜单;
二七区(图源网络)
郑州中原区也上榜了年度全国科技创新(79名)、新型城镇化质量(76名)百强区榜单。
全国百强县:江苏浙江山东领先,全国仅黑龙江没有入围
百强县市作为县域经济“火车头”,对带动省(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全国百强县表现如何?
根据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年百强县市常住人口达到.70万,人均GDP为11.4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8.1万元)1.42倍。年百强县市以占全国1.86%的国土面积和6.5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9.33%的GDP和3.78%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国各省百强县数量
从省份分布来看,百强县市集中于东部地区。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的百强县数量共占据近六成,分别为25个、18个和13个,三省合计占比近六成。河南以7个在榜百强县的数量,位居全国省域第四位。
在全国百强县十强中,有8个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几乎称霸。黑龙江省(区、市)的县域则无缘百强。
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昆山市连续18年稳居全国第一,而且昆山是全国唯一一个GDP突破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的县市。此外,无锡江阴市、苏州张家港连续霸榜第二、第三名也有18年之久,实力强劲。
昆山市(图源网络)
全国百强县市西部、东北地区仅有宁夏灵武市、广西平果市、新疆库尔勒市、云南安宁市、吉林梅河口市、贵州仁怀市等6个县市入围,它们对于推动西部、东北地区省域内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作为综合实力第一强省,仅有一县跻身百强县榜单(广东惠州博罗县位列第名)。不过,广东之所以百强县市那么少,原因应该是广东大多数强县均已“撤县设区”,而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一直都以“镇域经济”著称。
广东惠州博罗县(图源网络)
其余榜单详情新郑市龙湖镇入围千强镇前百名,居全省首位
考虑到建制镇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课题组选取了镇区建成区面积、镇区常住人口、辖区人均GDP、辖区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固定资本形成净额、营业面积50平方米及以上超市数、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计算了建制镇的综合得分。
根据报告,中国百强镇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江苏36个、广东29个、浙江17个、山东7个、福建4个、河北3个、河南1个、内蒙古1个、贵州1个、湖北1个。其中,前两大经济大省江苏和广东加起来就达到了65个。
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中,前十强被江苏和广东包揽,河南只有龙湖镇入围前强,排34名,较去年提升了6名。省内第二名为荥阳市豫龙镇(名),第三名为许昌市建安区尚集镇(名)。
龙湖镇(图源网络)
绿色发展百强县、区
绿色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绿色生活、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四个方面。
年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达到64.5,与上年相比提高2.3。近年来中小城市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方面持续发力,在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进步尤为明显。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绿色发展指数仍然遥遥领先,提高了2.8,达到70.7。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绿色发展指数也有所上升,分别达到61.8、54.9和57.5。
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榜单中,河南8地上榜:河南长葛市(32)、长垣市(40)、禹州市(63)、新郑市(70)、永城市(72)、荥阳市(82)、巩义市(85)、孟州市(93)上榜;
此外,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71)还上榜了“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投资潜力百强县、区
投资潜力指数,主要用于表征城市吸纳投资的潜力,投资潜力评价侧重于对蕴涵在中小城市这一县域中心的投资环境的营造和投资机会的发掘,以引导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并对投资者决策提出建议。
年中小城市投资潜力进一步提升,指数达到84.6,与年相比提高了1.9,对投资潜力提升贡献最大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
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分别为86.8、85.6、81.7和81.4,较上年分别提高了2.3、2.0、1.6和1.5。
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河南7地上榜:河南省禹州市(13)、荥阳市(26)、巩义市(32)、长葛市(33)、永城市(34)、孟州市(44)、中牟县(62);
此外,河南郑州市二七区(60)上榜“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科技创新百强县、区
课题组结合创新资源和发展基础,重点评估中小城市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成效等四个方面的情况。
年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为61.6,尽管纵向来看仍然在进步,但与大城市相比,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仍然比较明显。
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分别为69.5、59.5、55.1和54.5。在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东部地区占63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7席、8席和2席。
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省内8市上榜:河南新郑市(44)、巩义市(51)、长葛市(52)、禹州市(56)、荥阳市(65)、长垣市(74)、永城市(79)、中牟县(95)。
此外,河南郑州市中原区(79)、二七区(86)上榜“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区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推进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战略。课题组从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为49.6,比年提高2.6。基本公共服务的显著改善是本年度推动城镇化质量指数提升的重要动力。
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分别提高2.9、2.8、2.1和2.1,达到51.2、49.0、47.4和47.9。
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单中,省内8市上榜:河南巩义市(39)、永城市(49)、新郑市(53)、禹州市(63)、荥阳市(68)、长葛市(69)、长垣市(75)、汝州市()。
此外,河南郑州市中原区(76)上榜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附榜单(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