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小学德育影视课程一体化》成果推广实验学校交流会在教体局教研室会议室举行。教体局教研室余维民主任和基教科杨建东科长出席会议,全市15所影视成果推广实验学校德育副校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济源天坛路小学、济源市河苑街小学等来自全市山区、农村、城区的15所学校经过考察被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确定为济源中小学德育影视课程发展实验校。河南省最美教师、全国影视教育专家、来自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的晓琳电影工作室的负责人王晓琳老师作了题为《中小学影视课程一体化16年建设》的讲座,她从成果介绍、影视课程的提出背景、推动影视课程的发展的教研创新、成果内容、成果的效果与影响等方面给与会人员详细汇报了济源第一中学十六年影视课程实践成果,并免费提供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容量多达60G的影视资源供大家使用,让老师们具有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的课程方案。此次济源教体局教研室联合济源一中晓琳影视工作室在全市选拔这15所示范校作为影视课程发展实验校,是推动“双减”政策形势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有效载体。
据悉,王晓琳老师的晓琳影视工作室致力于电影课程研究十六年,期间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影视学院合作开发中学系列德育影视课程,把一线教师的研究与高校的理论指导结合起来,让课程既有专家教授的理论指导,又具有一线教师生动活泼的创造与实践。近年来,出版了系列专著9本,阶梯电影课程《影响孩子一生的部电影》入选年度家庭教育影响力图书TOP榜。新冠疫情发生后,开发“三阶九段”系列电影课程《生命中的电影课》,为湖北及全国师生提供电影课程支持。《中小学德育电影课程的实践与创新研究》被省教育厅作为优秀创新成果参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投射屏幕中的教育光辉:中小学德育影视课程一体化建设15年》获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受邀参加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研讨会并作题为《“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机遇与路径》的主题发言,受到组委会的高度肯定。她在全国十余省市做培训余场,全国各地实验校、联盟校十几所。电影课程不仅成为照亮学生未来的一道光,而且成为推进落实“双减”政策、“5+2课后服务”的助推器和有效手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