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赴济源一中学习的感受 [复制链接]

1#
愚公故里,王屋山下,济水河畔,有一座神奇的城市,这里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厚重,从一个60万人的县城,超越发展成为一个省辖市—她就是济源市,这里更有一个令人称叹、享誉省内外的中学,每年高考清华北大十几人,香港中文、中科大,上海交大更是成群论队,一本人数二千多,体育生每年也有几个进入清北,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他们使的是什么绝招?拥有什么超世神功?长葛有70多万人,我们又濒临省会,为什么总感觉还是有一些差距?带着疑问和困惑,在学校副校长李留河、张建垒和赵强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为期一天的学习行程。济源一中占地亩,拥有余名师生,走进校园,感觉到这个学校气魄很大,环境优美,学校的建筑是由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竣工于年虽经历17年的岁月的洗礼,不但没有一点变迁的落伍,反而逾久弥新更显大气和厚重,郭沫若先生亲题校名"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校训是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赠予:“周知万物,道济天下”。正门有两座高大的麒麟,护卫这方水土的灵气,东门有一对宏伟的石狮,守护学校师生的安详。进入校园一步一景,花草树木精致有序,如一座优美的花园令人陶醉其中,文化氛围浓厚,每一个小景观都寓有文化的元素,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建引领,在在处处都有一种灵动的魅力,能达到环境育人,以美育人,文化化人的效果。学生的运动场地宽广有气势,艺术楼,体育馆,游泳馆,功能室完善齐全,体现多样化办学的模式。副校长李留河带领我们走进了他们的课堂,没有提前打招呼,我们听的是原生态的课堂,没有组织方的提前修饰,我们看到的是日常真实的校园,行程安排的很紧,我们走进培优班,深入平行班,来到教研室,和他们的老师交流,我们在课堂认真的听、详细的记,也在对比和思考。时间非常的紧张,就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我有一些感悟,感觉收获很大,他们的学生精神状态饱满,到处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洋溢着青春活力,课堂上的积极回答问题,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学生课堂探究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讲,小组讨论,大面积提问,学生演板,小组展示,做题时非常的专注,效率高,非常讲礼貌。给老师让座,向老师问好,文明素养很高,学生自学读书,阅读面宽广老师的教研氛围浓厚,专业素养高,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更是成果丰硕,体现了一切活动皆是课程的理念。在回来的路上,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交流分享,副校长李留河说通过这次学习要开阔视野、提高认识,逐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主动获取知识比被动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习先进要把这些收获内化于心,要有触动,能主动去改变一些,要外化于形,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敢于尝试,变革不会一蹴而就,那怕是改进一点只要坚持下去就是最大的收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