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济源梨林镇获评年度l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656.html

~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结果公示,济源梨林镇获评~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梨林镇是济源的东部门户,与焦作市沁阳接壤,镇域面积56.6平方公里,辖45个行*村,人口4.5万。

梨林因梨树成林而得名,北部沁河滩上有数千亩梨园,春季花开似锦,秋季梨果飘香。“梨园”也是戏曲的代名词,梨林镇有热爱戏曲的传统。在漫长历史长河的洗淘下,戏曲艺术在这块土地上积淀、传承、发展、创新。

植根沃土守初心

近年来,梨林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辖区群众喜爱演戏、看戏,村村有戏台,家家有唱戏人。如今,成规模的剧团有8个,演唱剧种包括怀梆、曲剧、豫剧、越调等,从业人员超人,戏剧票友超人。剧团演职人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忙干活,农闲演戏。他们不仅在济源当地演,还受邀到焦作、洛阳及山西等地演出,极受群众欢迎。

薪火传承担使命

济源古为怀府八县之一。千百年来,怀庆府一带孕育流传着一种古朴悠远、特色鲜明的古老剧种——怀梆。其表演形式融汇济源一带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均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济源怀梆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梨林镇程村怀剧团第三代传承人李存仅今年87岁了。“人们将保留原汁原味的怀梆称为‘老怀梆’,我们剧团就坚持唱‘老怀梆’,保存着很多老道具和老剧本。”

团长梁国喜是第四代传承人。“瞧,这个乐器叫大瓮……这是大鼓,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梨林村曲剧怀梆剧团正在演出怀梆剧《灵山还愿》。剧中老生是由李凤兰扮演的。“我一直唱的就是小生……20世纪70年代,我们剧团改为唱曲剧为主。”

南程乡音曲剧团是梨林镇规模最大的剧团,现有演职人员50余人。年至年,南程村还办过一所戏曲学校。“学员高峰时达人。戏校曾到西安演出,一演就是3个月……”

梨林镇南官庄乐安豫剧团以唱豫剧为主。

继往开来写芳华

梨林镇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戏曲艺术。采取“请进来”“结对子”等方法,邀请专业演员进行业务指导,提高演员的表演技能;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发现和培养戏曲后继人才;开展“师带徒”活动,鼓励各剧团招募年轻演员,致力戏曲传承;结合“快乐星期天”活动,每周组织戏曲排练;组织排演反映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优秀剧目,让古老戏曲焕发出新鲜活力,唱响时代文明。

年,梨林镇在南程村举办了济源首届戏曲文化艺术旅游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届。戏曲文化与乡村旅游完美融合,吸引了八方游客,更激发了梨林镇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

“济水多佳胜,西湖何自开”,梨林“西湖夜雨”是济源古九景之一。如今,戏曲艺术亦如西湖盛景已经成为梨林镇的特色品牌,成为济源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创新驱动,多出精品!梨林镇将持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凝聚民心、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新时代济源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