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判决之后,信阳市前政协委员、河南建成兴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建成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彦前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判决——因涉嫌行贿罪以及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等罪名,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与他同时被判刑的,还有建成公司的其它数十名员工、股东以及合伙人。
张彦前等人的落马,也揭开了一个不为大众熟知的废旧铅酸电池(下称“废旧电池”)回收的“另类江湖”,在这个充斥着暴力与暴利、垄断与官商勾结的“另类江湖”里,张彦前和他的建成公司,曾经垄断信阳市场近两年,通过实施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收购废旧电池总金额高达余万元。
在进入废旧电池回收行业之前,张彦前已经是当地知名的民营老板,他创办的信阳建成建材有限公司、息县建成兴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息县建成兴业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涉足农业、建材、物流等产业领域,并因此成为信阳市政协委员。一份来自《信阳日报》的新闻显示,在当地热衷公益的张彦前,还曾在年前后投资20万元,为家乡修建公路。
既然已经有自己的产业,张彦前又为何会盯上废旧电池回收?在接受警方调查时,张彦前说,他是年年初通过何某得知,收购废旧电池能够获取暴利,遂筹划在信阳经营该项目。
年10月,张彦前、何某两人与另一名股东付某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了河南建成兴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两人之所以拉付某“入伙”,则是因为他在信阳市环保系统,具有一定的人脉关系。
年4月7日,在一个声势浩大的揭牌仪式后,建成公司正式开始运营。之后,张彦前又分别在何某等人的指导下,向有关部门申请了环评手续,但最关键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下称“危废许可证”),建成公司却迟迟未能办理成功。
此时,何某便向张彦前出主意称,可以通过挂靠有资质的公司解决,并提供了相关公司的联络方式,随后,建成公司分别与河南省济源市的两家持有危废许可证的废旧电池回收公司,办理了委托书及挂靠手续。
曾经同样与国内一些持有危废许可证的回收公司签订委托、挂靠协议的雷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委托、挂靠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游走于违法边缘的灰色行为,因为相关部门在颁发危废许可证时已经划定了区域经营范围,严格意义上是不允许跨区域经营的。
张彦前也知道,仅靠这种法律的“擦边球”行为,建成公司是不可能真正垄断信阳市场的。于是,他开始向信阳市环保系统的官员们行贿。
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刑事裁定书则显示,彼时担任信阳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的马富增,就曾先后多次接受张彦前的贿赂。
先是年5月,建成公司刚运营不久,张彦前就通过熟人介绍,找到马富增,向其送1万元现金,请求对方帮助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对以后的经营提供帮助。随后,马富增安排人员过问此事,最终,虽然因河南省环保厅停办该项许可证,张彦前未能如愿办理,但这件事,却为两人的后续进一步交往,埋下了伏笔。
在经过一系列前期铺垫之后,年6月,张彦前开始出手了。他直接向马富增电话举报,有人非法回收废旧电池,马富增则要求下属,以后对张彦前的举报要及时查处。
最终,在张彦前的一系列举报与行贿下,信阳市环保局查处了54.51吨废旧蓄电瓶,并将他们存放于并无存储资格的建成公司,这些电池,最终又被建成公司低价买走。
这次小试牛刀,不仅帮助张彦前获得了令他惊喜的利润,更巩固了他与马富增的关系,而张彦前等人的胆子,也伴随着不断行贿,变得更大了。
年11月,河南省环保厅在检查中发现,建成公司建设的回收蓄电池项目未经验收即从事经营活动,遂责令信阳市环保局对其查处,随后,信阳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建议对建成公司处以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处以10万元罚款。不过,这项处罚最终未能被落实。
因为在年4月3日,由马富增主持召开的案审会在讨论该案件的处罚时,以违法事实不清为由,要求下属官员继续补充调查,最终,张彦前及其建成公司得以继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直至年6月案发。
年12月,安徽人谢岗及其父亲到信阳收购了6.86吨废旧电池,两人开着货车往息县方向行驶时,被张彦前的手下李林发现了,之后,建成公司员工姚威、张军等人也赶到了现场,前后共计四辆车一番围追堵截后,不甘被堵的谢岗的牙齿被打掉、嘴也被打出血,随后,当地环保官员与民警也先后赶到现场,将谢岗父子与上述6.86吨废旧电池同时扣押,最终,谢岗在被行政拘留五日后,被迫将这些废旧电池以每吨元的低价出售给建成公司。
而参与现场围堵的建成公司员工们,譬如姚威,被转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