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1162.html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施学霞通讯员李亮
在注重短期效益的同时,又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实现了扶贫工作的和谐发展。今天(8月12日)上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济源市林业局获悉,该市王屋镇原庄村合作社带贫增收的这一工作成效,吸引了济源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观摩团前来调研。
由济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祥玉率领的该观摩团首先在原庄村源林林业专业合作社,听取该村苗木产业发展和特色林业生态产业精准扶贫,以及合作社带贫机制工作汇报。对原庄村通过合作社带贫,尤其是帮扶单位市林业局发挥行业优势,在全市率先发展苗木繁育等多种林业产业,打造标准化林业生态产业试验田的做法,卫祥玉给予了高度评价。
“希望原庄村把发展特色林业生态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成济源绿色生态扶贫产业示范点,并辐射周边村庄,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卫祥玉说,在合作社带贫工作中,要依托市场主体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村集体经济收入、土地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建立起脱贫攻坚工作长效机制,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使所有农户受益。
在原庄村扶贫产业发展展览室,观摩团被疏菜制种、皂角、连翘、黄干李、高山西红柿等多种带贫产品深深吸引。产业带贫增收,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
“林业局现在是你们原庄村的帮扶单位,过几年驻村工作队撤走了,你们怎么办?”观摩团成员问道。原庄村支部书记范哲红微微一笑,解释道:“市林业局帮扶我村以来,不光是指导我们积极探索‘合作社+’带贫模式,还综合我村气候、土壤等特征,制定‘长短结合’可持续增收发展模式。”
范哲红介绍,“长”即长远的规划产业,如规划原庄村采摘园项目,流转土地30亩打造“黄甘李”栽植推广基地,指导所有贫困户种植皂角、双季槐、五角枫、红果、柿树、丹参、黄精等市场前景可观、经济效益好、能持续增加收入的果木、苗木,其中,丹参、黄精等亩均效益可达元-元。“短”则是该村通过繁育短期见效的侧柏、栓皮栎等苗木,在市林业局的帮助下,将这些苗木优先使用到每年的荒山造林工程中。通过“长短结合”的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年,市林业局实施的荒山造林工程,使用原庄村侧柏苗余株、栓皮栎近株,为村里集体带来直接收入近5万元。今年,该村新种植黄甘李30亩,预计两年后挂果,年收入可增加4万余元。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徐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