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年。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示范区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旗帜的引领下,克井中心校铆定“融合”二字,多维度探索区域教育发展新样态。
高屋建瓴,把好基本盘
年1月17日,克井校长团队群内发布一则消息:“今天下午,各中小学校年以来所有临聘教师工资43.04万全部发放到位!”此时此刻工作群内立刻涌动着感激、兴奋和暖暖的情绪,大家纷纷表示这真是为学校解决了大难题。其实,中心校党总支书记张海峰心里很明白,中心校就是要摆正“服务”的位置,不能放得太开,也不能管得太死,要抓好安全监管、资金保障和平台机制三个基本盘,方能上下一心,融合发展。这一年中心校争取资金余万元,新建克井小学教师周转房屋并投入使用,新建克井佃头小学教学楼,对多所学校受灾校舍进行了维修改建,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了校长们的“愁、急、难”事。这一年修订了所有的规章制度,建机制、管流程,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学校教育的领导,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保障克井教育安全、健康、有序发展。这一年基于“人”的发展,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工程,保证教师教得好。通过参加1个工作坊,2次技能大赛,2次成长报告和1次赋能评价,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平台、建机制,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我镇青年教师薛康代表我市参加省级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二是“三好”学生素养提升工程,保证学生学得好。在所有学校开展读好书、写好字、健好体活动,每一项活动均要做到“五个有”,即有时间、有地点、有教材、有教师、有评价。克井一中的阅读课程体系,原昌学校、佃头小学的写字教育,克井小学的大课间等等已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初小衔接,用好关键招
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搭建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桥梁,是克井中心校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命题。年4月9日组织整本书阅读初小衔接研讨活动,制订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的阅读方案,阅读策略,将部分初中阅读任务下沉到小学高年级。6月9日举行“初小阅读衔接”课例研讨活动,邀请市级名师张小娟示范指导,进一步明确方向、压实责任。可以说两次研讨会开启了初小衔接教育的有益尝试,积累了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随后,经过反复研究和探讨,中心校又组织精兵强将,在写字教育、体质健康两个方面进行了初小一体化的梳理,对每个年级具体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年12月8日,张海峰书记主持召开克井中心校幼小衔接研讨培训会,邀请专家面对面授课,手把手培训,再次运用“衔接”这个关键招,将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延伸到幼儿园,探索破解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体教融合,下好先手棋
如果说初小、幼小衔接是纵向融合,那么体教融合就是横向融合。在实施“健好体”项目的大背景下,克井中心校以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为靶向,落实“1+N”体教融合发展理念。“1”指一项中招体育训练项目,全镇各校人手一个篮球(足球)、一根跳绳,利用体育课、大课间等时间,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强化练习,夯实基础,培养兴趣。“N”是学校依托社团活动让学生另外自选1-2项其他体育项目,以落实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年12月5日克井二小篮球场上,衣着专业,动作规范,配合默契的小队员们正为赢得比赛全力拼搏,这是克井镇首届小学生篮球联赛的现场。九个小学,九支队伍,放眼望去,分辨不出哪个是大规模学校,哪个是小规模学校,每个球队都有获胜的可能,每个学校都有夺冠的实力。上下贯通,左右勾连,同向发力,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体教相依相辅,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集约办学,谋好未来篇
“我是美术专业教的却是数学,今年学校让我改回美术,我很高兴,其实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空间概念方面也是很有帮助的!”这是克井佃头小学侯晨薇老师的心里话。年,为了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薄弱、分散、不足三大难题,克井中心校领导班子将目光聚焦在“集约”之上,对现有资源充分整合、高效利用。一是充分发挥辖区内优质学校的带动作用,以“一个支部,两套班子”的方法解决克井辖区内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难题。二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逐步改变辖区内专业教师从事非专业教学任务,解决结构性缺编,保证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三是以工作坊为依托,建立区域联片教研机制,将全镇划分为东西南三个片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作用。资源整合,集约利用,融合发展,为克井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身前身后荆棘路,满眼希望一座城。”年高质量发展仍然会是不变的主题,克井中心校仍将守初心、担使命,在济源教育发展的道路上继续书写奋斗的华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