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济源示范区六方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本文转自:环球网

去年以来,济源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坚持“六方发力”:树立新目标、练就硬技能、赋能强产业、全力稳增收、提振精气神、拓展新路子,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树立新目标。济源作为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树立新目标,谋划新开局,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实现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幅达到14.03%;脱贫村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75万元;农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练就硬技能。一是精准授技,让脱贫群众致富有“术”。对脱贫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工种、收入水平、就业能力、岗位需求、技能状况、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等信息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脱贫群众习得一技之长,端稳就业“铁饭碗”。目前,已完成各类培训人,创业培训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6%。二是灵活送技,在田间线上送本领。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围绕烟叶种植、蔬菜制种、核桃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组建科技服务团深入山区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科普宣传。同时组织直播电商专业讲师以及电商网络达人等开展线上直播带货培训,提升脱贫村电商帮扶服务站点能力水平。累计培训农户、致富带头人等余人次。三是干部学技,为乡村振兴聚力蓄能。以基层一线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围绕脱贫攻坚巩固期“两不愁三保障”、社会保障、公益岗安置及管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等政策进行细致解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确保基层一线干部熟悉掌握最新政策措施、工作方式方法,在新的征程中有新的作为。目前,示范区已实现对所有乡村振兴干部的轮训,累计培训干部近人次。

——赋能强产业。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业产出效益,为济源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提供了良好基础。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加快调整种养结构,并制定扶持政策,对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推动结构调整。目前,济源市种植蔬菜制种3.5万亩、饲用玉米3.5万亩、大豆2.3万亩、烟草0.8万亩,并建成了济源蔬菜种业发展中心。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明确农旅融合、沟域经济、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及林果花卉、特色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和生态高效养殖业等六大重点招商方向,谋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目前总投资万元的济源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已基本建成。建成后总投资额8%的保底受益将用于增加脱贫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脱贫户及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三是做好乡村旅游。陆续在济源周边六市(洛阳、郑州、焦作、三门峡、晋城、运城)开展“愚农飘乡·乡约济源”乡村旅游推介会,不断提升济源乡村旅游知名度。制定精品线路。开发生态观光、山地休闲、文化遗产、体育运动等“愚农飘乡·乡约济源”济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5条,走出济源乡村旅游“新路径”,为建设现代化济源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旅游产业脱贫已占到全市脱贫总人口的53%。

——全力稳增收。一是调整收入结构保增收。对生产经营性收入增长较慢的脱贫户,一对一开展实用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养殖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投入产出比,提升种植养殖经济效益,使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稳步提高,年,脱贫户生产经营性收入总额万元,比年增加16.8%。同时通过合作社、土地外包租赁、规模流转等方式,提高脱贫人口财产性收入水平,脱贫户财产性收入总额万元,比年增加83.85%。二是开发公益岗位稳增收。面对灾情疫情影响,济源示范区不断加强乡村公益岗的开发使用与管理,提升务工就业率和务工收入,增加就业稳定性。目前,已开发乡村保洁员岗、疫情防控岗、乡村道路维护岗,护林员岗等多种岗位,惠及脱贫户、监测户共人。三是开展消费帮扶促增收。开展“党员消费帮扶助农”带头助销、乡村旅游推介会专项推销、传统节日集中帮销等特色活动,共帮助销售扶贫产品.78万元。

——提振精气神。一是加强思想引导。结合“党史教育”和“党群连心工程”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确保济源各级领导干部、农村群众以及社会人士都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加强信念引导。在脱贫户、监测户家中设置“明白墙”,配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果资料袋”,确保脱贫户、监测户知晓国家所给的补助政策,让他们心中有目标,眼里有方向,胸中有理想,脚下有定力,增强其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对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教育,深入开展“话脱贫、感党恩、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大力推动“厕所革命”,全面实施“五美庭院”创建,全力整治人居环境,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加强宣传引导。用好主流媒体平台,在济源日报、济源电视台、济源之窗政府网站开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专栏,深入挖掘、发现鲜活经验和先进典型,定期推出各地强化扶志扶智举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拓展新路子。一是“一揽子”保险为脱贫群众保驾护航。自年以来,济源示范区持续为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提供涵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脱贫人口医疗补充保险等5项9个险种的“一揽子”保险。截至目前,已经理赔金额总计万元,有效降低了灾情对脱贫群众的影响。二是“扶贫脱贫发展基金”为脱贫成果巩固添砖加瓦。济源市慈善总会·济源扶贫脱贫发展基金设立后,累计注入资金.万元,截止目前,支出万元,先后解决了脱贫村和有脱贫人口的非脱贫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困难家庭大学生生活补助和因灾受损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基金的设立对脱贫群众以及有返贫或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群进行了有效保障,推动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美丽乡村组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起草《济源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行动重点和行动目标,加快济源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年出台《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20个、示范村个,把精品乡村建设做为乡村振兴先试先行有力抓手,形成美丽乡村组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全域态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